您当前位置:中原文化网 >> 中原文艺 >> 浏览文章

论著名作家朱广辉小说《青龙镇》的精神追求

时间:2023年01月12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朱广辉小说《青龙镇》是继《世纪谎言》、《生命如歌》等小说出版以后的又一力作,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时代特征,以讲故事的叙事形式娓娓道来,充满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揭示,以细腻的笔墨展示了当地的乡土人情及平民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有故事,有生活,有情趣,值得一读。论著名作家朱广辉小说《青龙镇》的精神追求

说到广辉,我们从相识、相处到合作共事已有多年,对他深有了解。他生于兹,长于兹,对周口,特别是太康逊母口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他目睹了老一辈人的艰辛生活,也亲身体验了父辈们的苦难岁月。他很用心感知日常生活经验之下生命的另一种精神空间,思索人世间人性深处的那点秘密,把他自已的所闻所见所感,以讲故事的形式,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新的画面与阐释,使其作品凝聚了一种令人惊叹而好奇的精神境界与价值取向,从而给读者留下一种历史的苍伤感和生活的多味性。

广辉有一种可贵的学习精神,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有三大与众不同的特别之处:第一,他能读,为了创作,他广泛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他藏书很丰,种类繁多,知识面涵盖了各个领域,他平常休息有个习惯,不熬夜,一觉醒来,不论是半夜还是几点,醒后就开始读书,有时读到天明了,又接着睡,来个回笼觉,睡眠质量高,白天一点也不影响工作。第二,他能记,他有超强的记忆,只要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过的事,无论经过了多少岁月,都能记忆忧新,讲起来如同昨天,这一点我很仰慕,自愧不如。第三,他能写,他的创作速度比常人快,他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创作一个东西,从勾思到立意写作,往往是一鼓作气,一挥而就。这就是我认识的朱广辉老兄的一个侧面,为什么说是一个侧面呢,他可能还有一些特别的地方我没发现,没把他的优点说全。下面就他的《青龙镇》小说创作,我说三点粗浅的看法。

一、率性纯朴的叙事表达

叙事不仅仅是讲故事,也是作者认识和接触世界的方式,把自己的经验、生命感觉、与对生活的理解和想象讲出来,变成一个具有伦理力量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追问生命与存在,从而构成一种精神纬度,这是小说永远不可放弃的意义。他的小说正基于此,构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精神空间。在今天这个消费文化时代,他的作品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坚守文学的园地,传递细密的精神内涵,涌溢鲜活的生命感悟,书写复杂的人生况味,是文学永不消失的魅力。

人的存在不仅仅是自然性的存在,更是精神上的存在,有位名人说过,小说的意义就在于揭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广辉的小说以强烈的生命意识与人文精神,以饱含深情与期待的目光,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率性质朴的精神世界,唱出了一曲仁慈宽广的生命之歌,写出了一个值得珍重的人世,从而使他的小说具备了劲健的精神维度。

中原大地丰厚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期滋养着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影响着他们的精神风貌、价值理念,投射到作者身上则成了一个个包含深情厚意与思想诉求的美丽故事。小说中《丁集》、《独塘》富有地域色彩的乡土传说;如斗鸡、刮脸、收麦、卖香油、打烧酒、卤烧鸡、做凉粉、说媒拉纤、相地看风水、打麻绳、段石磨、吹响器、耍神鞭等这些日常物象,谋生技艺,无不成为作者写作的素材,文学的窗格,思想的星光。

我们讲,文学也是人学,是关于人性的文字。他所讲的是人世间发生的一切故事,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点;同时,生活中有喜、有悲,有惊奇、也有平淡。

“文学是人性的,人们的,也是个人的,他有不同的受众群体,他给每个人会留不同的感观世界,广辉的小说正是以通俗的叙事方法,简单明快的语言,朴素的人物对话,借平常故事,人生百态,从个人、从人性、从人们的不同维度开拓出了新的精神空间与美学境界。

如《武匠》中智擒采花大盗的武匠窦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的民族正义感;《勾三》中收狗卖肉的勾三活活被狗撕吃,所反映出的人们传统心态下普素的因果报应观念;《小混混》中的不学无术的小混混王桧,无事生非,难以被世人接受,终被社会所唾弃等等。

文学作品不仅仅描写人世,也要写人世里的天道,人世里的高远心灵,这样更能给人以希望和梦想,在人们心中树立一个做人立世的道德标尺,这正是小说的写作伦理。广辉的这类小说不仅明析了世俗的善恶是非标准,反身转向人的内心,深入人性的精神层面,挖掘灵魂的黑暗与光亮,为读者提供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二、浓郁的地域特色,厚重的生命体验

艺术是在表达“一种生命的形式”也是再给人们传达一种符合人世间伦理道德的生活及生存方式,使读者能清楚地分辨出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来。那么,可以说文学作品是作者本体生命的外射与对象化。

广辉是生活在豫东老家的一位作家,长期生活在乡土与小城镇之间,接触到的人和事,经历的凡凡种种,使其具有了独特的生活气质和想象空间。在他这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作品蕴含了执着而纯朴的乡村地域气息,他的创作与老家太康逊母口,也就是小说中的青龙镇一脉相随,与扶太西斐里岗文化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他凭着独特的语言艺术气质,艺术体验,艺术品味及美学追求,创作出了一种带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作品,为小说增加了美感与个性,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视觉。

广辉小说中对于率性自然的人性的描写,体现出作者对本真朴拙的生命意义的追求。乐天知命、顺应自然的生命形态是作者所向往的一种美好生命形式。其小说《青龙镇》中的人物各色各样,时代如此,人性如此,曾经历过的人生苦难,遭遇到的事事非非,依然能够使之顽强自在地生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琐碎的生活中,活得顺天乐命。本土的自然风物、民风民情、三教九流人物等这些特有的地域文化符号构成了广辉小说的主要元素。

如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孔秀才》,倾心教书糊口,不为身外之物所动,明明无以度日,却不愿向人张口,最终得到人们的尊重与相助;还有性格刚正,心地善良的《老谝爷》;颇有生活情趣,靠一技之长打发生活的《董鹌鹑》;谁给肉吃叫谁爷的《毛麻绳》;技艺超脱,德艺双馨,青龙镇独一份的《张响器》等,给读者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有可褒可叹之人,也有可悲可笑之事。

人生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的存在,更在于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价值与意义。广辉的小说,注重挖掘平凡百姓的人性美,并以此作为构建 他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元素,构成了小说的整个框架,从而关照生命个体对于社会群体的重要价值,凸现生命的社会意义。人性向善才能显示出人高于其它动物之处,显示出人的生命之高贵。同情之心、怜悯之心、是非善恶之心、无偿援助精神,是平常生命中的不平常之处,是作者对生命的社会价值的推崇。

广辉的短篇系列小说,篇幅虽短,小中见大,有时代性,有历史感,有生活情趣,有道德传承,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意识和精神内涵,构筑了一个高远的精神空间。

三、小说充满对人性的表现与褒贬

广辉小说精神世界的构筑与写作伦理的形成离不开他生活的乡土人事,那里留下了他童年与青年时代的生活印记,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强劲的精神动力。他说:“我所生活的环境给了我认知的一切,那是一片充满神奇的土地。那里不仅有我有祖辈们的生活足迹,也有我为之生存与奋斗拼搏的苦难时光,更是我为人生为理想为出路而抗争的一片热土。那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丰厚的地方,如历史上的“陶侃寻母”,“大泽乡的农民起义领袖吴广名下的小吴村吴广塔”,人民公里时期的“国家化工部所属的化肥厂”与之毗邻而居,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李贯河,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古老的青龙镇等等……这些给予了作者深厚的写作素养与精神滋补。从他的小说作品中可以深入了解他创作的那片广阔领域,如《苏经纪的白日梦》、《媒婆老猴精》、《大把头》等等,其中的人物形象,别具一格,有血有肉,个性十足。表达着敬畏生命,尊重生活,崇尚自然的人文关怀;揭示善与恶,重塑道德与信仰,张扬能为现代人性所接受的爱憎分明,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这也正是我们现代周口人所提倡的“重义守信,崇德向善,不甘落后,奋勇争先,开拓创新,务实重干”周口精神写照的又一表现形式。  

作者不但写出了带有人性亮点的三教九流的人物,而且对于当地的地方风物也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读者不但可以从中窥见鲜活的豫东风情,还可以从中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觉到特殊的时代气息。正如人所言:“他讲述的是生命对于历史的演驿,乡土文化对于人性的关注。若干年后,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湮没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时,也只有这《青龙镇》中那小小的人物故事,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一个个独具个性的市井人生,将因为他的民间性和野史价值而显现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更是因为它融进了豫东之地特有的精神因子,才更显出他长期沐浴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自觉追求。

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作者倡导的生命的一种存在,写作不是因为职业而写作,而是因为他热爱,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他有这种情节,有这种素养,有这种思想上的准备,非此,他如何能产生一种伟大的动力和执着的精神呢?

愿尊敬的朱广辉老兄永远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写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来满足我们这些有好奇之心的读者。

 

 

( 轩滨 放良)

 

热点文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原文化综合类媒体 中原传媒 提供技术支持
主办:中原文化网 版权所有:中原文化网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备19001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