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研学馆迎来周口报业小记者团约30位小朋友,虽然下着雨,孩子们仍然在家长陪同下准时参加体验活动。来自河南科技职业大学的“周家口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马红为小记者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非遗体验课。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表达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吉祥喜庆的特点,造型夸张有趣。这种技艺由上辈人教给孩子、传给孙子,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当日上午,秋雨淅淅沥沥,滋润万物。研学馆内,台上老师悉心传授,台下孩子求知若渴。一把剪刀、一张纸、加上孩子们的一双巧手,很快变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花鸟、蜂蝶、山水、人物等。孩子们在马红老师和“周家口剪纸”另一位非遗传承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方方老师的辅导下,发挥想象力,动手动脑,很快学会了剪五角星、窗花等各种各样的造型,有的还完成难度较大的“喜迎二十大 童心永向党”剪纸作品,表达了爱党爱国情怀。
“周家口剪纸技艺是传承于周口及周边地区的一个传统的剪纸技艺,它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周口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红说,今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家乡周口的多项非遗项目,学会了剪纸的基本技巧,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研学馆负责人尚艳清介绍,这是暑期研学活动的最后一期,今后此类研学体验活动会持续开展下去,让孩子们的节假日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民间传统艺术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
(王俊祥 常晶晶 文/图)
热点文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原文化综合类媒体 中原传媒 提供技术支持
主办:中原文化网 版权所有:中原文化网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备19001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