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原文化网 >> 根亲文化 >> 浏览文章

他扎根邙山30年创作“炎黄二帝”巨塑,铸就华夏文明丰碑

时间:2021年03月04日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如今,静静地伫立在黄河边的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巨塑,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炎黄子孙的瞻仰和祭拜,它早已不仅仅是中原文化的景观地标,而是海内外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寻根拜祖的圣地。

他扎根邙山30年创作“炎黄二帝”巨塑,铸就华夏文明丰碑

那么,是谁创造了这样伟大的雕塑作品?答案却鲜为人知。创作巨塑《炎黄二帝》的作者是著名雕塑家吴树华先生。遗憾的是,三年前,他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这个世界。为缅怀吴树华先生,传承其艺术精神,3月2日上午,《吴树华雕塑》画册首发式暨吴树华雕塑研讨会在郑州雕塑公园举行。

他是河南雕塑界领军人物,为郑州留下了无数标志性的雕塑作品

吴树华,是河南巩义人。他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雕塑界的领军人物,为河南当代雕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郑州市雕塑壁画院终身名誉院长等职。

他扎根邙山30年创作“炎黄二帝”巨塑,铸就华夏文明丰碑

《青铜时代——郑州商城遗址纪念碑》《大禹纪念像》《黄河中下游分界碑》《银箭——郑州铝城建设纪念碑》《二七纪念塔纪念馆浮雕——路工血泪史》……作为郑州城市雕塑的领路人,吴树华为这座城市创作了无数标志性的雕塑作品,见证着这座城市从落后到繁华,为增添郑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注入了生动有趣的灵魂。

此次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吴树华雕塑》画册汇集了吴树华先生的主要雕塑作品,既是他一生成就的总结,也是郑州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历程的深刻记忆。活动现场,省美术馆、省图书馆、郑州市美术馆、郑州市图书馆分别获赠《吴树华雕塑》画册。

《吴树华雕塑》编辑设计者、郑州市雕塑壁画院原院长张松正主持研讨会,他说,吴树华先生一生勤勉,才华卓越,不计名利得失,不畏道途艰辛,率先垂范,提携后进。他正是心怀对中原文化、华夏文明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虔诚的信仰,根植中原沃土,吃透中原文化精神,才会创造出那么多的优秀作品。

扎根邙山30年塑“炎黄二帝”像,铸就华夏文明丰碑

吴树华曾经说过:“我一生自以为有四幸:生于河洛,学于长安,明志湖南,奉于中原。”他曾在西安求学8年,长沙工作8年,1972年他在故乡母亲的召唤下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郑州。他一生怀着对黄河深深的热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践行着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艺术探索之路。

他扎根邙山30年创作“炎黄二帝”巨塑,铸就华夏文明丰碑

从起笔设计“炎黄二帝”雕塑稿到2007年“炎黄二帝”巨塑落成黄河边,他扎根邙山近三十年,呕心沥血,矢志不渝,以平生之学识造诣,为华夏儿女留下一座永远的丰碑。随着2017年,由他参与创作的《中华魂——百人历史文化名人群像》在炎黄广场的落成,“炎黄二帝”巨塑更成为作为天地之中郑州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景观地标,为郑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确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2019年在此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民族大联欢”活动和2020年在此设立的中央电视台“春晚”分会场,更让郑州因此而异彩大放。

他扎根邙山30年创作“炎黄二帝”巨塑,铸就华夏文明丰碑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殷双喜在给《吴树华雕塑》作序时更是给予高度评价:“历史不会忘记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杰出人物,而那些设计创作了华夏文明历史纪念碑的艺术家也将和纪念碑一样永远铭刻在后人心中。作为新中国培养的雕塑家,吴树华是幸运的,他扎根中原大地,生于斯,长于斯,并将一生奉献于斯。他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艺术永恒,他的艺术精神所凝聚而成的众多纪念性雕塑耸立在中原大地,已经融化在华夏儿女的精神意识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与理想的不朽象征。”

当天,毛本华、程兆星、 张万一、黄海碧、于会见、石品、白金尧、罗鸣等省内艺术界数十位专家学者及相关单位单位参加会议。他们认为,《炎黄二帝》雕塑是跨世纪的中国雕塑的代表性作品,成了华夏民族每年祭拜的信仰圣地,一件作品承载这样一个精神信仰,十分罕见、影响深远。

“吴树华先生开中原城市雕塑创作之先风,是河南雕塑艺术的奠基人和领头人、郑州雕塑界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为郑州文化形象的提升和河南当代雕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刘杰说,他的《炎黄二帝》巨塑,深刻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信仰,为我们留下一座永远的丰碑;他的艺术精神,也将激励着全省美术工作者砥砺前行,创造文化艺术事业更加辉煌的未来。

本次活动由省美协、郑州市美协、郑州市园林局、郑州文化馆主办,郑州雕塑公园、郑州市雕塑壁画院承办。


热点文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原文化综合类媒体 中原传媒 提供技术支持
主办:中原文化网 版权所有:中原文化网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备19001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