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口市委、政府主办,酝酿已久的第一届周商大会今日正式召开。第一届周商大会将举办产品展示展览,由周口各县市区推荐的近千家企业,由周口80多家异地商会组织推荐的200多家企业也回家参展“认亲”。2020第一届周商大会9点在体育中心开幕,周口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建军主持,市长丁福浩致辞,周口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继标讲话;开幕式上将对招商的重点项目签约。
第一届周商大会举行,是周口市委丶政府着眼于弘扬周商精神,促进周商群体持续发展壮大的重大举措,也是“情系家乡周口行"系列活动的总结和升级,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坚定改革开放丶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河南广播电视台利用全媒体矩阵在大象帮客户瑞开辟《对话周商》高端访谈节目。以“新时代丶新周口丶新跨越"为主题,站在全省豫商的高度搭建周商对话平台,联络乡情,增进友谊,促进各地周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团结国内外周商丶豫商引导周商参与周口经济丶社会丶文化建设,推动周商丶豫商贸易和投资合作。
周口市情简介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是“羲皇故都”、“老子故里”。东临安徽阜阳市、亳州市,西接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和开封市、商丘市接壤。市域面积11959平方公里,辖7县(扶沟、西华、商水、沈丘、郸城、太康、鹿邑)1市(项城市)2区(川汇区、淮阳区)以及市经济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人口1166万,沙河、颍河、贾鲁河在中心城区交汇,历史上素有“小武汉”之称,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对外开放优秀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卫生城市。
周口是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周口有着6500多年的灿烂文明史,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享有“华夏先驱,九州胜迹”之誉,是中华创世文化、龙文化、姓氏文化、道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华夏儿女寻根谒祖圣地,李、陈、胡、田等130多个姓氏起源于此。周口人文荟萃,先贤圣哲、名人巨擘灿若群星。6500多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淮阳建都,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养牺牲,开启了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道教鼻祖老子诞生于鹿邑,所著《道德经》,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沈丘人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成为历代学童唱读的启蒙书;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山水诗人谢灵运,历史名人袁世凯,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世界名模马艳丽和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朱婷等均为周口人。周口是“中国盘古女娲创世文化传承基地”“中国三皇故都文化之乡”“中国神话学研究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市级“杂技之乡”。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太昊陵、老子故里、关帝庙是国家4A级景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是国家3A级景区,淮阳万亩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还保存有中国目前发掘出土年代最早的古城址——平粮台遗址,以及盘古寨、女娲城遗址、袁世凯故居和杜岗会师纪念馆等名胜古迹。
周口是一座内陆通江达海的城市。市内三川交汇,一河穿城,拥有沙河、颍河、涡河、贾鲁河、汾泉河5条具备航运开发条件的河流,现内河通航里程234公里,沙颍河周口以下四级航道常年通航,千吨级驳船可直达长江和沿海一带,是河南省唯一能够常年通江达海的省辖市。以沙颍河航运为依托,周口正在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努力打造“豫货出海口”和河南省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周口路网发达,交通便捷。境内宁(南京)洛(阳)、大(庆)广(州)、商(丘)南(阳)、盐(城)洛(阳)、安(阳)罗(山)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河南省为数不多拥有环城高速的城市之一,是国家确定的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漯(河)阜(阳)铁路东连京九,西接京广;郑(州)合(肥)高铁正式开通运行,周口始发直达北京、上海,作为“米字型”高铁的一捺,成为我省连接西北东南最便捷的高速客运通道。随着周口西华通用机场投入使用,特别是周口港和三(门峡)洋(口港)铁路加快建设,以及周口民用运输机场和濮(阳)新(阳新)高速即将开工,周口四通八达的“公铁水空”立体化大交通格局将日益显现。
周口是一座人力资源充裕的城市。周口是全国5个户籍人口超千万的地级市之一,全市农村劳动力约620万人,富余劳动力320多万人。现有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67所,每年培训人员30万人以上,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一定的岗位技能。周口有高技能人才6万多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多家。周口是教育大市,在校学生201.8万人,每年高招考生8万多人,考入高等院校近7万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的考生占河南省1/5强,有郸城一高等一批名校。
周口是一座农业物产富饶的城市。周口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国家重要的大型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做出了突出贡献。常年粮食产量180亿斤左右,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有8个县是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肉蛋奶和蔬菜产量均占河南省1/10强,有8个县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5个县是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拥有淮阳黄花菜、沈丘槐山羊、项城白芝麻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西华逍遥胡辣汤以及黄泛区供(香)港生猪、扶沟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品牌。林业生态良好,被誉为“平原林海”,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也是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
周口是一座工业快速发展的城市。周口地处东南沿海连接中西部地区的关键地带,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近年来,随着抓工业、上项目,产业迅速聚集,已形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格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千亿元,2个产业集聚区被评为三星级、6个被评为二星级。沈丘是中国聚酯网之乡,太康锅炉是国家级区域品牌培育试点。特别是随着正大、富士康、益海、娃哈哈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已培育形成了1个超千亿级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和纺织服装、生物医药2个800亿的产业集群,是中国食品制造示范基地、河南省食品调味品出口基地、河南省纺织服饰出口基地、河南省制鞋产业出口基地。拥有莲花味精、宋河粮液、辅仁药业、金丹乳酸、金丝猴食品、邦杰牛肉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工业品牌。
周口是一座商贸物流繁荣的城市。周口是连接中原经济圈和华东经济圈的“交汇点”,是周边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明清时期周家口素有“小武汉”之称,“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是对昔日繁华的赞誉,也是今日周口的写照。目前,华耀城、黄淮农产品大市场日客流量数万人次,商品日成交额数千万元,中原国际商贸城、项城欧培莎、太康万成金街、郸城万洋国际博览城、沈丘玉文化产业园等大型批发市场均形成了较强的辐射能力。特别是随着周口港投入运营,港口物流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临港物流对接郑州航空港和郑欧班列,以及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入驻和临港经济、临铁经济、临空经济叠加效应的助推,周口正成为豫东南商贸物流产业中心。
改革开放的周口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和郑合高铁沿线经济轴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市上下正积极抢抓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批实施城市和创建国家级多式联运枢纽试点城市等机遇,致力建设“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努力让一个以文化城、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宜业宜居宜游的“中原港城”屹立在中原大地!
参观点简介
1.周口关帝庙。关帝庙本名“山陕会馆”,始建于康熙年间,乾隆、嘉庆时多次扩修,至道光年间全部建成,前后历时145年,是“豫东平原保存较好,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目前是AAAA级景区,号称“周口八景之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口关帝庙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扩建、重修,于咸丰二年(1852年)全部落成,历时159年。整个庙宇为三进院落,占地约2.1万平方米,是会馆文化繁荣的见证。关帝庙周边曾经遍布棚户区,目前规划以关帝庙为中心,利用棚改征迁把关帝庙从深巷里面透出来,再利用棚改腾出的空间,打造古建筑博物馆、明清商业街、景观公园三大功能区,凸显关帝庙历史文化地位,大力繁荣特色商业街和服务业,让关帝庙承载的厚重历史和辉煌记忆重现光彩,进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多赢。
2.周口铁路主题公园。项目西起新旧铁路交汇处,东至周口大道,全长约9.8公里,面积约1200亩,是将原漯阜铁路段废弃段通过生态修复打造为城市绿廊,形成新型铁路景观绿道。项目绿地面积约46.8万平方米,铺装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95亿元。整个景观由“一脉、三区、四园”构成。一脉——贯穿废弃铁路沿线的绿色空间脉络;三区——生态展示区、铁路风情区、宜居休闲区;四园——湿地公园、自然花园、铁路公园、运动公园。项目建成后,不仅营造了生态优美的市区环境风貌、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而且留下了历史印记和符号。
3.青网科技园。位于周口经济开发区内,园区占地70余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全部投入运营后可容纳300余家企业入驻,实现直接就业6000人。园区围绕电子商务、互联网产业、高新技术、文化创意、服务外包、计算机软件开发、智能科技、产业服务以及新经济领域产业等现代服务业集群,截至目前已有知名生鲜品牌电商“莲菜网”、跨境电商“亿萃跨境”“蜂橙跨境”“聚家优选”、平安车险客满中心、艾力仕生物科技等企业80余家入驻。预计通过3~5年的努力培育一批知名网商品牌、互联网骨干企业及电子商务上市公司,充分发挥周口在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撑作用,打造中原地区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4.黄淮大市场(经过)。该市场总投资8亿元,占地约800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目前已入驻商户4000余户,带动了1.5万人就业,年交易额达180亿元。黄淮大市场是一个集“蔬菜、瓜果、水产、肉禽、干鲜、粮油、副食”等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集散批发市场,也是豫东南地区体量最大、功能最完善、业类最全的现代化综合大市场。
5.沙颍河风景区。项目西起周口大道,东至武盛大道,双向全长5.5公里,包括堤防加固、河道险工段护砌、生态护坡、沙颍河防汛路修建及两岸景观园林等,总投资19.3亿元,已建成开放。两岸自西向东建有“故港新意、民俗长廊、空中走廊、铁路风情、逐波邀月、心意六合”等22个景观节点,形成了具有周口特色的生态长廊、文化长廊、风景长廊,既为市民构筑了一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优美的带状休闲绿地,又为群众创造了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
6.周口港。周口中心港位于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大广高速与规划的港湾路之间岸段,总投资约45亿元,77个千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货能力5000万吨以上,是河南省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大港,是我市打造中原港城、发展临港经济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是河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航运新起点。目前4号、5号两个港池12个千吨级泊位已高效运营,2019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460万吨。下余6个挖入式港池、35个千吨级泊位已完成施工,正在安装调试设备,即将陆续投入使用。相继开通了至连云港港、大丰港、淮安港、太仓港、上海港5条集装箱航线,连通了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标志着“豫货出海”内河航运集装箱航线组网完成。
7.引黄调蓄工程。项目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占地约7100亩,其中湖面占地约3600亩,周边景观占地约3500亩,总投资约30亿元,由引水、蓄水、退水和周边景观工程四部分组成,规划形成“一湖三轴五组团,双环四廊八景致”的总体结构。环湖周边区域基于公共、复合、弹性开发理念,规划“文化休闲、娱乐旅游、商贸创智、公共服务、品质生活”五大核心功能。目前,该项目3600亩蓄水湖面已形成,环湖堤顶路、景观绿化、码头栈道以及水利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8.文昌大道东延工程(经过)。该工程西起大广高速立交处,东至106国道,为城市主干路,全长7.12公里,宽60米,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全线含大桥两座,总投资约7亿元。该道路打开了中心城区的东大门,方便了群众出行,周口至郸城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缩短至50分钟以内。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我市干线路网结构,强化了中心城区交通区位优势。至此,中心城区到西华、项城、商水、淮阳、郸城的快速通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9.周口植物园(经过)。该园占地约2100亩,总投资约2亿元,总体布局为“一带、两心、五区、多点组团式结构”,体现“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理念,突出植物科普、林间漫步、康体骑行、滨水休闲等功能。规划植物种类1200余种,远期收集植物3000种,现有各类植物833种,充分运用植物材料打造荷园、热带植物园、桂花玉簪园等18个专类园,将建成中原植物基因库、生态文明示范地、植物品种科普地、市民休闲游览观光地和周口文化客厅。水域面积750亩,南北湖通过景观水系链接起来,形成人工岛、拱桥、吊桥、沿水亭榭、景观石整体相连的循环湿地景观带。在湖面推广市花荷花种植,面积超过30亩。项目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当年建成开放。
10.周口和谐公园(经过)。和谐公园湖面上灯光水秀工程长100米、宽25米,共使用大小喷嘴587个、彩灯1585盏、水泵167台。其中,位于中央的为主喷,两侧的为副喷,主喷喷出的水柱最高可达80米,副喷喷出的水柱最高可达25米。整个工程还安装有全彩激光设备、单彩激光设备以及2万流明的投影机。灯光水秀可以喷射出12种造型,并融入周口元素。这些造型分别为女娲补天(主喷)、女娲补天(副喷)、玉树临风、载歌载舞、翠衣盛舞、孔雀开屏、双龙盛会、水漾花影、天女散花、喇叭花、大鹏展翅等。
11.市文化艺术中心(经过)。该中心主要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成,是集文化信息、陈列展示、图书资料和培训交流等诸多内容于一体的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占地243.8亩,总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总投入2.1亿元。外观设计为现代感与传统民族特色相融合的风格,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展示了周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奋力跨越的时代精神,是周口市文化地标性建筑。2019年入选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12.昌建双创示范园(经过)。该园位于周口大道与庆丰街交叉口,始建于2018年,占地面积52.19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有4栋商务写字楼,8栋商业楼,目前已全部交付。截至目前,常驻企业700多家,行业涵盖建筑工程、酒店餐饮管理、法律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互联网技术等多个领域,2018年实现纳税3.7亿余元,2019年实现纳税4.2亿余元。园区依托昌建六大成熟商务运营体系,致力于为创业者、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平台、投资发展平台、对外合作平台,对标全国先进双创项目,深化双创模式,做实双创特色载体建设,以创业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为“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增砖添瓦。
13.市体育中心。该中心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占地面积806亩,总投资约8亿元,规划建设了“一场五馆一校”。市体育中心兼具全民健身中心的功能,室外规划建设了各体育项目训练场、全民健身公园、老年人健身活动基地,配套建设了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社区医疗门诊、体育宾馆、志愿者服务站等。目前,容纳三万坐席的体育场、五千座席的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市体育运动学校、老年人健身馆、重竞技训练馆等已投入使用。室外各运动场地全天对外免费开放;体育场、体育馆、综合训练馆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周六周日及全民健身日免费对外开放。相继成立了网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武术等体育项目的俱乐部,吸纳了大批会员,带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2018年,周口市作为东道主,承办了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展示我市体育发展成果。
热点文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原文化综合类媒体 中原传媒 提供技术支持
主办:中原文化网 版权所有:中原文化网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备19001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