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原文化网 >> 代影响力 >> 浏览文章

《汲黯传》——一部描写清官的书

时间:2020年05月16日 信息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委网

最近,作家、文博研究员李乃庆创作的廉政系列人物传记之一《汲黯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让为国赤诚、为民赤心、为政清廉、敢讲真话的汲黯走出历史的深宫,让其风采跃然纸上。读之,眼前仿佛呈现出他一场又一场廷争面折和怒斥佞臣的生动画面,耳边仿佛响起他一次又一次发自肺腑的铿锵直言,成为当代人争相效仿的远隔时空的朋友。李乃庆的历史小说皆以考古为依据,“研究历史者可为史,喜欢文学者可为文”,被作家出版社赞誉为“不一样的历史小说”。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历任太子洗马、谒者、中大夫、东海郡太守、主爵都尉、右内史、淮阳郡太守,是西汉第一清正廉洁、敢言直谏之臣,敢与汉武帝比气场,却又被汉武帝赞之为“社稷之臣”。“门可罗雀”、“后来者居上”的成语典故皆出于他。两千多年来,人们无不对他怀有敬畏之心。可是,他的形象过去都仅仅耀眼于史籍里。让汲黯廉洁的形象再现于当下,不仅是历史的嘱托,人民的期待,也是时代的呼唤。

自古直臣多命舛,历史上的刚直忠正之臣,因为诤谏皇帝、指斥弊政、斥责权贵而惹祸缠身,遭遇罢官、流放、坐牢、杀身,甚或惨遭灭族者,史不绝书:比干被剖心,伍子胥被赐死,屈原被流放,司马迁遭宫刑,等等。汉武帝雄才大略,气贯长虹,群臣莫不畏服。然而,他励精图治的思想倾向占上风时,心胸豁达,大肚能容;纵逸酣嬉的思想倾向占上风时,又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沾沾自喜于颂歌盈耳,容不得任何不同声音。他执政的54年里,13个丞相中除一人在他死后留任外,其他12位有5人下狱治罪和自杀,有7人被免,其中窦婴被免职后又被斩于市,田蚡被惊吓患精神分裂症死亡。其他大臣就更不用说。汲黯从不屈从权贵,逢迎主上,虽然因为数度廷争面折忤怒汉武帝,或被逐出京师去任地方官,或者遭权臣算计陷害,险遭灭族,一生宦海沉浮,曲曲折折,但汉武帝却对他处处相让,是唯一能容的犯上臣子。汲黯任淮阳郡太守7年,勤政为民,淮阳风清气正,道不拾遗,因抗击蝗灾,卒于任。汉武帝因为对汲黯的厚爱,让他的弟弟汲仁官至九卿,儿子汲偃官至诸侯国相,表弟司马安四次官至九卿,其他弟兄也因汲黯的缘故官至二千石职位者达十余人。这是一个奇迹,也是千古佳话。

《汲黯传》以详实的史料,丰富的知识,宏大的气势,生动的叙述,惟妙惟肖的描写,再现了汲黯赤诚为民的感人形象和西汉盛世来之不易的真实面貌。(于然)


热点文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原文化综合类媒体 中原传媒 提供技术支持
主办:中原文化网 版权所有:中原文化网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备19001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