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原文化网 >> 中原文艺 >> 浏览文章

稳住,拒绝恐慌,这是一场信心的博弈

时间:2020年01月28日 信息来源:倪莉

  今天是大年初二,也是我闭门读书的第二天。这一刻空旷静谧,光阴都在诗里字里消磨掉,偶尔几阵霏霏细雨,那是春天要来的消息。我打开窗,往日灯火通明、人流如织的龙湖岸边,天暗稀灯火、风寒少人行。


这一刻,我深深牵挂着每一位朋友:


彼处可安好,殷殷频相问。

元月雨沾身,祈福于黄昏。





        这一刻,有多少人认为,今年春节是这辈子最分裂的一个春节。这一刻,我和大家一样,多么希望,这场起源于人祸的“新型肺炎”被迅速遏制,大家回归生活原本的模样;每一个人都如春风中的花一样,温柔而伸展。但是,随着确诊人数的增长让人揪心,可作为一个普通人,好像又什么都做不了。这一刻,我深信,一个自媒体作家能拿起的东西,就是笔,就是自己的文字。同时,我深信,在我的文字中,每一个字都有自身的人格介入。




        虽然生活常常告诫我们,没什么是永恒。人性的希望与恐慌,往往只在一瞬之间。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残忍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物是人非。这场源于武汉的疫情牵动着所有国人的心,在这万家团圆的春节之际,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闭门不出,埋头手机,刷新着各种疫情消息?但是,在自媒体时代,伴着疫情的蔓延,各种消息喧嚣浮躁,真假难辨。很多消息,对防治病毒并没有正面作用,相反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恐慌和不安。




         形势越是严峻,越是要冷静。我感觉造成恐慌感觉的原因就是:当前疾病是一分,而恐慌是十分。我们总喜欢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无光的样子,碰到一点不开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大概都只是自身心态不好的最拙劣的借口。林清玄说,人在遇到人生的大疑、大乱、大苦、大难时,若未被击倒,自然会在其中超越而得到“定”,因定而得清明,由清明而能柔软。所以,现在请大家稍微冷静一下,保持良好心态。






        有医疗界的朋友说,这个季节本来就是各种流感的发病季节。特别是老年人的高危季节,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发烧不舒服,并不代表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当然也很可能,鉴于“新型肺炎”的潜伏期较长,我们可能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也无法确诊。这就需要我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减少与人群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我们也应该看清楚我们河南,甚至我们周口淮阳区所做的“硬核”抗疫,各级务实而专业的领导及时而有效地采取行动了。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非常透明而及时地、多渠道向公众发布信息,将防疫举措推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医院、景区、车站、各个村庄,再到各家各户,真可谓“武装到牙齿”。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政府迅速发动各个渠道形成的“天幕”,看到国家护佑一方平安的强大力量和信心。比起澳洲政府对大火整整燃烧了4个月,炙烤过1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依然消极面对的态度,我感动并感恩着。






        时代造就英雄,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在关键时刻不惧危险总有很多人站出来。心若向善,天地可鉴。有人无私奉献,有人竭力自保。有人坚信正义,有人散播谣言。有人实施义举,有人趁火打劫。有人遵嘱训诫,有人四处逃窜。只有人性的恶,才映射出真善美。在这场疫情与时间的抗争中,有很多像“非典战士”钟南山、“轮椅教授”董宗祈这样80多岁高龄的老前辈,以及每一位在一线奋斗的白衣天使们,在国难当前,冲上战场,不计报酬,不计生死,坚守岗位。




        稳住,希望就在不远。我们普通人所能做的就是自爱,沉稳,而后爱人。除了官方报道,不轻易相信谣言,也不恶意传播谣言。这时候,保护好家人、保护好自己,就是我们普通人能做到的最好的抗疫行动!  我们家所做的就是,谢绝一切外出,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合理安排好膳食。除了减少外出,还在屋内焚香、煮茶给家人喝。





        与苦难同行,道阻且长,却相信前面有光。我深深感到,这不仅是一场疫情的抗争,更是一场信心的博弈。借用人民日报刚刚发布的微信公众号其中一段话共勉:信心比黄金还珍贵!恐慌徒劳无益,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攥指成拳,合力致远,我们不仅能够打败恐慌情绪,更能战胜疫情!”


热点文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原文化综合类媒体 中原传媒 提供技术支持
主办:中原文化网 版权所有:中原文化网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备19001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