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儿时的校园辟一地梦境。
长不大的身影,变不老的声音,那里的人事、场景像一个个浮雕刻印在记忆中,又漫
漶不清。
小时候,校园是我们的天堂。
顺着沙河镇的白鱼坪埠口,往上游十三里,学校就在沙、颍河的夹河套里,沙河堤北堤根上。
那时候,小学五年级有个赵老师,身量不甚丰伟,大号赵红远,担三个班的数学课,腋下经常夹着教案和一根三尺长的红枣木直尺在校园里来回走,叼着劣质纸烟。那根红枣木直尺裹在教案本子里。
大家背地里都叫他赵三板,意思是再皮的孩子犯了事儿,保证在三板之内把你打哭。板,当然就是那根枣木直尺。它成就了赵老师的赫赫威名,使人联想到《隋唐演义》里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的熟铜棍。全校的皮孩子只要远远地看到他腋下的那把上古神兵,无不人人惴恐,先行抱头鼠窜。不怕校长,单怕他。连不捣蛋的老实男生也怕他,他又不是包青天,怕他哪一天板下失误,祭起那个法宝打将下来,谁消受得了?如果谁喊一声:赵三板来了!能把正在树上掏鸟蛋的皮猴直接吓掉地下。
赵三板喜欢抽烟,那年头,普通老百姓吸八分白鹅,一个鸡蛋换一盒。有时可以换两盒,供销社营业员会告诉你:“霉烟,半价。”有人专买霉烟,便宜。我二舅就是。公社上班吃商品粮的吸工字牌一毛二,黃金叶两毛。县委干部吸四毛大前门,已经是天价。还有一路人也吸大前门,县里公社到大队来回跑的通讯员,丝光祙子半旧自行车军绿跨包,外带大前门烟盒。捡县领导烟盒,里面装上白鹅。装大门面以示自己也等同县委干部。省里干部国画小熊猫,少见,更不知道价儿。
那时候小学老师九成是民办教师,月工资七八块钱左右。赵老师也是民办,偶尔抽工字牌,平时抽的最多的是用学生废旧考卷裹的喇叭筒,生产队烟炕的剩烟叶。可能是他烟瘾大,才吸那么老粗老长的油叶子。我们最害怕的赵老师这个烟吸到半截突然瞅见烟皮儿上某某的成绩13分,一高兴抡起那话儿打谁三板。
赵老师讲数学,一板一眼、照本宣科。偶尔提问,决不允许谁举手发言。一点也不生动活泼。但是,谁敢不认真听课?!他先用直尺在黑板上画了个图,然后用力震着直掉粉笔渣儿的黑板一字一顿地讲:“梯形的面积:上底加下底乘高被二除。”哥儿几个笨贼在教室后排,鼓着眼睛坐成木人桩假装认真听讲,受老鼻子罪了。
赵三板有三必打:上课捣乱必打,无故迟到缺课必打,他的课考不及格必打!所以每次期中考试结束,门外的语录墙边便趴满一溜儿等待过堂的歪毛男生。(学校内一有道青砖墙专门刷毛主席语录,如: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一定要解放台湾!等等最高指示等标语,管它叫语录墙。)
每人少不了的,50至59分的一板,40至49分的二板,40分以下的三板。公平合理,童叟无欺。决不缺斤短两。有个同学叫马六马,马六马考了42分,被打了三板。嚎啕了半晌,六马入学晚当时年龄大个子高,壮起贼胆提醒赵老师:他本应该是挨两板的,结果打了三板。赵老师和蔼可亲地告诉他:“就你那熊样,下次也及格不了,下次打之前你提醒我,我会少打一板。”
期末考试一结束,便放寒假了。这次数学不及格家伙不要侥幸,以为逃过一劫。过罢年开春头一节数学课清账!绝不含糊。那时候,在家过寒假老是梦见赵老师的板子。醒了打哆嗦,饺子吃着都没肉香味儿。
赵老师有三不打:女生不打,有残疾的孩子不打,偷生产队烟叶送他他不打。
赵老师在学校伙房炕他的烟叶,趁着午饭后的热灶,他轻轻地揭去大锅,把阴干的叶子一片一片地贴在土灶内,又小心翼翼地在灶膛心拢一点小火,慢慢地焙。一面略冒油原再焙另一面,他神情专注而安详,像一个称职的保育员在看护婴儿。没有一点要突发暴戾打人的样子。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凑上去,看看一片一片老油绿的叶子,如何变成烟卷的。
叶子炕透了,赵老师开始切烟丝,粗硬的烟梗子、叶筋抽去不要,把细韧的烟叶卷起来,用伙房冯师傅的剔骨刀,切成极细的烟丝。又从怀里掏出个小包,捏出一些薄荷叶的黑末洒进烟丝,拌匀,这样会使烟卷吸起来辛凉可口。把白油光纸的旧试卷,卷作双层筒,顺进一个长竹筒里,纸贴筒壁。然后往里面装烟丝,一下一下墩竹筒,墩实了。再把试卷轻轻往外抽,抽出一点用浆糊粘一点纸边缝,一直抽出来粘完,一支类似电影里雪茄大小的土制烟卷算是完工了。一连制了十几根。把剩下的烟丝用一只黑布袋装起来,有一斤多的样子,挂在办公室里,马、恩、列、斯、毛的头像下边的钉子上。
这时候赵老师会轻咳一声:“还看!该上课了。”这时大家唯恐跑慢,一屁不放,作鸟兽散。
有一个同学想坏他的规矩,他叫赵二车,赵二车与赵老师同在一村子,一赵家,年龄虽小,但比赵老师辈分还高。平常学习用心,成绩很好,脑子聪明头脑活络,能说会道。后来他上高中考上了哈工大,在省部级单位当了领导。连名字也改了,不叫赵二车,叫赵迪。这是后话。没有因为不及格挨过板子。但是有一回因为迟到了半节课,天干路好。又没有现成的理由。肯定要挨一板子,赵老师板着脸照例准备用刑。不料赵二车突然来了一句:“你不能打我!”赵老师问:“为什么不能打?赵二车:“就是不能打!”赵老师:“你说为个啥?”赵二车:“因为我比你长两辈儿。”
赵老师先是一楞,然后笑了,笑得很灿烂,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样灿烂。笑罢之后陡然抡圆了板子打在赵二车的屁股上。一边打一边大喊:“二车爷,我打你了!二车爷,我打你了!你看怎么办吧?”赵二车逃,赵老师追。一路狂奔,亲情浓郁泼辣,洒满校园。足足又多打了十几板子。
热点文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原文化综合类媒体 中原传媒 提供技术支持
主办:中原文化网 版权所有:中原文化网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备19001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