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原文化网 >> 热点文化 >> 浏览文章

诗心不老、弦歌大雅——张华中新书分享会暨赠书仪式在周师隆重举行

时间:2019年10月24日 信息来源:倪莉

周口六千年文化,三千年诗情,风景看淮阳,艺境在“陈风”。10月23日上午,由周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张华中先生《弦歌大雅》分享会暨赠书仪式”在周口师范学院行政楼4楼会议室举行。分享会暨赠书仪式由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丁恩全教授主持,来自周口市文联、周口师范学院、市作协、市书协等单位和团体的各界人士和媒体记者参加。


据悉,已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弦歌大雅——张华中书咏陈诗歌二百首》在参考前人成果、兼及陈州诗歌发展脉络以及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等要素的基础上选编而成。书中所选词作既有出自大家之手、流传千古的名篇,亦有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更有今人歌颂盛世的力作,是目前陈州诗歌集最为全面的作品集。


诗心不老、弦歌大雅——张华中新书分享会暨赠书仪式在周师隆重举行

淮阳古诗文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周口文化的命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张华中先生怀着追求卓越艺术的创作初心,对书法的视觉、精神含蕴继续深入,通过书法解释中国诗词文化的精彩篇章,深入总结淮阳文化从未被完整阐释的诗歌,也注重文化艺术新的内涵的培育与探索。正如周口市王少青副市长在《弦歌大雅——张华中书咏陈诗歌二百首·序言》中所云:“几十年走过来,华中先生身上古典与现代融合得了无痕迹,书法与诗词文赋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诗心不老、弦歌大雅——张华中新书分享会暨赠书仪式在周师隆重举行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周口诗词的美丽是永恒的,正像亿万年动听如初的龙湖雨声。它是青蒲上的晨露,是藕荷醉人的暗香,是羲陵微凉的东风,是弦歌台前闪过的鹊影,是画卦台畔的蛙鸣,是万亩碧波与云海的相连,是落红与芳草的呓语,更是周口师范学院二万六千多名莘莘学子砥砺奋进的身影。周口师范学院工会主席许述敏从周口师范学院的校史和张华中先生这位优秀校友的渊源等方面侃侃而谈,阐述了本次分享活动的意义和学术价值,并高度评价了《弦歌大雅》对周口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周口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淑君、周口市文联主席李泽功、周口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化理、周口师范学院宣传部部长张鹭、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丁恩全、周口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建成、大河报周口运营中心总监于扬、周口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晏东方、周口师范学院教授、书法家许东方、周口市作协主席柳岸、书协副主席李珂、周口日报要闻部主任刘彦章、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任动、著名教育家李继龙、周口籍知名作家李乃庆、周师文学院十余名博士等文化学者、专家们也相继进行了精彩的评论。


诗心不老、弦歌大雅——张华中新书分享会暨赠书仪式在周师隆重举行

他们认为张华中先生是“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周口是厚重的,这里是羲皇故都、老子故里,是中华龙文化、姓氏文化、道家文化、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享有“人之祖、史之初、国之根、文之源”的美誉。继承传统儒学文化和道家文化者,如张华中者,在抱负、深度、锐意上不输于古人,可以看作周口文化艺术这一代胸襟与识见的代表;既有对书法的高度敏感,亦有对传统文化感受的精辟分析,同时为艺术的现代思考开辟了一条新路。这,也是与会者共同的心声。


诗心不老、弦歌大雅——张华中新书分享会暨赠书仪式在周师隆重举行

诗心不老、弦歌大雅。文与字,是器宇与风骨,经万世磨砺,字字珠玑。诗与书,是情怀和道义,任寒来暑往,句句动情。歌与赋,是审美与情操,奏琴瑟笙箫,声声入耳。经与典,是智慧与哲思,历千年流逝,熠熠生辉。一场分享盛会完美落幕,一段有关诗词与书法的艺术创作却刚刚拉开帷幕,那些沉寂许久的陈风雅韵瞬间又成了周口人茶余饭后热论的话题。《弦歌大雅—张华中书咏陈诗歌二百首》以其经典气质,为周口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热点文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原文化综合类媒体 中原传媒 提供技术支持
主办:中原文化网 版权所有:中原文化网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备19001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