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霞、曹永彬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盘古女娲创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提案中对盘古女娲创世文化资源梳理的十分全面和深刻,相关建议也非常中肯,对此表示衷心感谢。经认真研究,现结合省社科院等部门意见答复如下:
做好盘古女娲创世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等工作,意义重大。我厅对盘古女娲创世文化的整理与传承给予高度重视,持续跟进。2015年,“女娲传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7年,在我们的努力下,省财政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6万元用于该项目的保护工作。
一、关于加大盘古创世文化开发建设力度
一是积极呼吁支持将盘古女娲创世文化纳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列为打造全球根亲文化圣地和全省文化扶贫重大实验项目。二是在我厅职责范围内,积极推动“女娲传说”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是积极引导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对盘古女娲创世文化进行文化产业方面的开发。四是支持西华将盘古女娲创世文化园打造成4A级景区,创建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教育基地,以文化产业推动盘古女娲创世文化的传承发展。
二、关于加强盘古女娲创世文化学术研究
近年来,我省社科院对盘古女娲创世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西华县创世文化遗存丰富。主要遗存包括盘古寨、盘古墓、女娲城、女娲宫、中皇山盘古女娲庙等历史文化遗迹。其中,西华盘古寨遗址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的东夏亭镇木岗寺村,是目前全国为数极少的盘古文化遗址,相传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葬于此地,这里也曾发掘出土了宋代“盘古寨”匾额砖雕、御祭碑刻等实物。位于县城北7.5公里聂堆镇思都岗村的女娲城遗址,也出土过大量的釜、罐、鬲、瓮、瓦等春秋时期遗物。二是盘古女娲创世文化史料记载完整。屈原《天问》中即开始了关于女娲史籍的记载:“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女娲的资料虽然对女娲的记载显得较为零碎,但却涉及到中国古代许多民族或部落的创世神话。盘古的神话传说出现稍晚,却成了开天辟地之神。 东晋之后,道家对盘古神话加以改编和利用,成了道教的盘古真人和元始天尊。 信仰道教的南方少数民族也都崇奉盘古,形成了祭祀盘古的习俗。三是西华县创世文化自成系列与理论体系。西华与盘古女娲创世文化相关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曲舞蹈等资源丰富多彩。如当地民众流传的经歌,是一种在民间流行的文学样式,也可伴以民间乐器二胡等演唱。这些经歌主要以歌颂女娲、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人类、教化人类为内容,据耿宝山出版的《盘古与女娲经歌篇》,初步搜集有131首。四是创世神话是上古文明的重要标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文明的标识除了在物质文明的符号上显示外,也应在非物质文明的符号上显示。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创世女神,在上古神话中,有嫦娥、羲和、常仪、西王母等组成的女神系列,而谈到创世女神,首推女娲。而盘古神话发展至今,有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民间俗语。五是西华县创世文化的丰富性已得到各界广泛认知。全国理论界对西华盘古女娲文化进行深入考察后认定,西华盘古女娲创世文化遗址是珍贵而可信的,西华盘古女娲创世文化也是在全国体系最为完整、内容最为丰富的创世理论学说。2015年9月,西华县被中国大众文化学会授予“中国盘古女娲创世文化传承基地”称号。
鉴于以上研究成果情况,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指导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开展女娲传说资源的深度挖掘和系统整理工作。二是积极引导民间文学和民俗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女娲传说的理论研究工作,支持西华筹备并举办中华盘古女娲拜祖大典。三是大力支持积极推动将创世文化列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鼓励各高校与科研单位集体公关,为创世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关于推动盘古女娲创世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盘古女娲创世文化产业发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向引导和支持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开发和利用的意见和建议,在项目主项、资金支持、政策把握上出谋划策,并在职责范围内向上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等。
二是积极推动盘古女娲创世文化园发展,指导周口市文广新局积极协调配合当地发改委、财政、规划等部门,充分利用好国家改革,进行科学规划,为其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
三是在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文化产业扶持基金方面给予优先扶持。
四是积极争取中央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对盘古女娲创世文化相关产业进行扶持。
盘古女娲创世文化开发工作需要文化主管部门引导和扶持,更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也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和扶持,让我们一起为弘扬中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2018年6月2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文化厅 0371-69699738
联 系 人:杨天舵
邮政编码:450018
热点文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原文化综合类媒体 中原传媒 提供技术支持
主办:中原文化网 版权所有:中原文化网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备19001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