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原文化网 >> 高端访谈 >> 浏览文章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第1210761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18年09月17日 信息来源:不详

陈花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抢救性征集和整理民间流散碑志石刻工程”的提案收悉。经与省财政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碑志石刻是记载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实物证据,具有补史和文化研究的价值。近年来,省文物局在全省碑志石刻文物保护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在全省开展零散碑志石刻集中保管工作。制定了《河南省田野零散石刻文物集中保管试点工作方案》和详细的田野零散石刻集中保管规范,并以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为契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零散石刻的集中保护管理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共抢救保护明代书法家文征明《七律诗碑》、乾隆四十一年的《建修山陕会馆碑志》以及对研究万里茶路有重要意义的“骆驼岭碑”等重要石刻文物1.58万件。

二是举办专题陈列展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省博物馆通过举办一系列专题陈列展览,如开封博物馆“馆藏石刻精品展”、安阳博物馆“纸墨寿金石——上海朵云轩藏清代拓片精品展”、焦作市博物馆“金石为开——焦作市首届金石拓片题跋展”等。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专题和综合性博物馆设立“传拓记忆”室,让更多的观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认识和体验传拓技艺,培养他们对金石文化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文物保护成果进一步惠及广大公众。

三是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在碑志石刻保护方面,全省各地兴办了诸多金石类非国有博物馆,如郑州仁清金石传拓艺术博物馆、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等。

目前,中央和省级均设立有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依据《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3〕116号)和《河南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豫财教〔2014〕221号),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二、三级珍贵文物的保护以及珍贵文物征集均属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石刻碑志文物征集方案,并报省文物局批准后依照程度申请专项文物征集经费。

感谢您对文物工作的关心支持。

 

 

  

 

                                                                                                              2018年6月2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文物局    0371-63855668

   联 系 人:蔡杰

   邮政编码:450018


 

 

 

 

 

 

 

 

 

 

 

 

 

 

 


热点文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原文化综合类媒体 中原传媒 提供技术支持
主办:中原文化网 版权所有:中原文化网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备190017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