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位于洛阳市机场路12号院的洛阳市围棋博物馆举行了有创意的开馆仪式——洛阳伊滨区的一个小女孩和远在法国巴黎的小棋手,跨越时空,同时用手机“启动”博物馆:在他们长途操作下,洛阳围棋博物馆内所有的灯瞬间被点亮。
这统统是怎么发生的?围棋博物馆馆长向大家揭开了谜底:这是云技术的魅力。正式开馆的洛阳围棋博物馆目前已经实现网络全覆盖,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与创新,不要说是伊滨区的小女孩和法国的小棋手了,只要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同时在线,一路畅游洛阳围棋博物馆。
站在博物馆外的广场上,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软件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后屏幕上便会出现洛阳围棋博物馆内的场景,馆长王潼玲站在入口处“世界名人和围棋”的展板前。她向大家介绍这些展板,馆内的实时画面便出如今手机上。通过这种体例,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即使远在海角天涯,大家也可以随时参观洛阳围棋博物馆。
不仅如此,这个博物馆里还有多处通过全息技术展示的各种棋子、围棋名人等,近200组展品设置有二维码。观众对哪个展品感爱好,只需拿出手机一扫,展品的介绍便会出如今手机上。为了方便游客理解,每件展品设置了除中文以外的多种语言介绍。
借助这一网络视频平台,博物馆往后还将开设雄厚多彩的课程,比如在约定的时间进行互动;约请身处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兴趣者,通过这个平台向大家讲述博物馆的故事,比如请在巴黎生活的同伙向大家介绍其珍藏的欧式老家具,通过网络带大家参观卢浮宫等。
显现一部中华围棋史
洛阳围棋博物馆在洛阳双元泷本棋业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撑下,筹资500万元,历时3年,一期工程已正式开馆对外展出,现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在博物馆各项工作采用了数字信息化技术,提拔博物馆智能化管理水平。为了方便管理,全馆各厅各项照明及电子设备均为长途网络遥控管理,并将实现全馆自助多国语言讲解,扫描二维码就可通过网络“走进”博物馆体验棋文化,观看图文并茂的古今棋事、棋人、棋局、棋物。
王潼玲从事围棋产业近30年,赓续探索围棋产业文化,探讨棋类古遗存文化是她追逐的梦想。穿越历史时空的浩繁馆藏,能让更多围棋兴趣者分享参观的高兴。
洛阳围棋博物馆是以古遗存实物为重要展品的民营专业博物馆,其藏品蕴含着雄厚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等。全馆藏品2.5万余枚,共计41大类310种。在其藏品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单花形图案围棋子类就有汉字、钱币、姓氏、凤鸟、花草、和文枰图等17大类,共计有173余种,充分表现出宋代围棋发展的繁荣昌盛。这些花纹图案象征时代图腾的文化符号,呈现了棋人崇高的德行以及至高的精神。
王潼玲说,我们研究围棋文化的目的,就是想研究如何最快发展围棋与围棋产业文化,以及产业紧密配合普及围棋的合适方法。洛阳双元棋业上世纪80年代末创造的第一次围棋产业革命,以新发明专利,工艺全主动化,磨具成形的干法工艺生产出规范成形的精瓷围棋子,弥补了围棋生产史的一项空白,由于双元棋子生产既是陶瓷的工艺,但又不能按陶瓷的生产方法做,现今精瓷围棋子已遍布全国。
今天公司正在进行第二次产业革命,同时在棋盘尤其是棋子生产的团体工艺上,又创造了新的突破。将在年底最迟明年上半年,一种新型材料的棋业生产新工艺将投试生产,可制作出很好的绿色环保围棋子,并可仿真复制各式古图腾围棋子,也可以针对必要制作有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单批围棋子。目前高效低能绿色环保已是国策,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走新型当代化工业道路,已成为本行业的发展趋势。
让围棋伶俐造福人类
“你瞧,这是目前最大的棋子,直径26.1毫米,这是最小的棋子,直径才8毫米,这是最薄的棋子,厚度仅2.3毫米……”对于展馆内的每一枚棋子,王潼玲都能说出一段背后的故事。
这座博物馆里共展出自东汉到明清时期的历代棋子2万余枚,有大的、小的,石头的、陶瓷的、玛瑙的、水晶的,钱币形的、汉字形的……同时展出的还有棋盘、画像石、盛放棋子的三彩罐等。此外,人们在博物馆里还能看到历代名人与围棋的故事,以及金庸、陈祖德等名人对洛阳围棋的厚望。
筹建“洛阳围棋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围棋文化。珍藏的宝贝越多,王潼玲就越想让更多的人一路分享她的高兴。“假如能有一个地方,把我这么多年的心血展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围棋文化,那我的珍藏就更故意义了。”
2011年8月,听到洛阳正在大力兴建民营博物馆的新闻后,王潼玲一会儿想到建一个围棋博物馆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于是,她把本身的想法告诉了负责民营博物馆筹建工作的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听了王潼玲的想法后,王支援忙去观看她的藏品。“她珍藏的围棋种类之多超乎想象,原材料涵盖国内外多种材质,一些精品棋子具有特别很是强的观赏性,完全达到了建民营博物馆的要求!”王支援说。
洛阳是中国围棋的发源地之一,出土了大量与围棋有关的文物遗存,例如定鼎门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就包含大量唐代围棋子,而在老城新街,还出土过大量宋代制作棋子时所遗留的带冲孔贝壳,这些都可以证实,洛阳在古代就是围棋运动及生产的重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近年来,洛阳围棋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全国闻名的围棋“百段之城”,先后诞生了汪见虹九段、周鹤洋九段、王冠军八段等30余位职业棋手,职业段位总和达到120段,目前仅次于上海,在全国排名第二位。“有这些积淀,再加上宝贵的藏品,洛阳的围棋博物馆建起来后,肯定能受到大家的迎接,更有助于洛阳建设‘百段之城’。”王支援说。
以围棋为圆心,衍生出很多相干产业,最终形成集实用、展示、珍藏、交流于一体,具有高品位和传世价值的博物馆。双元领航围棋生产业目的是做好服务,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棋具,和大家一道努力,让围棋尽快走进平凡人家,雄厚百姓生活,用围棋伶俐造福人类。
热点文化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原文化综合类媒体 中原传媒 提供技术支持
主办:中原文化网 版权所有:中原文化网 投稿信箱:15690826618@163.com
豫ICP备19001720号-1